水韵讯息

【水韵论道】太极拳出现今天的乱象的最大祸害是...
发布日期:2017-9-8
      
        
    文人是太极拳或者传统武术发展成今天乱象的最大祸害,这是一个相当挨板砖的口号,其实这个口号还有第二句,文人也是太极拳或者传统武术发展繁荣的功臣之一。两句口号一起,这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了,不管你承认与否。
 
    2017年的传统武术圈子,尤其是对太极拳来说是个多事之秋,为什么会发生,其乱象出现的根源原因是什么呢?小编希望可以用肤浅的逻辑想象推理方式分享一下想法,其目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咱们太极人能坐下来思考,立足于今天整体现实社会环境下怎么发展太极拳,探讨出一个务实的太极拳发展目标与宣传推广方法,思考怎么进一步繁荣太极拳从而造福于民。
 
    每个事物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催化发展至未来某一天,不管是变得更好或变得糟糕了,其原因必然不会是单一的因素决定,人为的、社会的、政策的、技术的等等,总是会很复杂。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是受到了各种历史的原因而在发生着变化,关于太极拳的理论与思想更丰富了,学练的人多了,也显得更为繁荣了,而在这种繁荣之下,各种神秘主义的乱象也是百花争艳,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们的神迹。
 
    小编认为造成今天太极拳乱象的状况,有一个因素是不能被忽略的,既文人在太极拳发展过程的影响。文人是太极拳发展繁荣的功臣之一,也是产生今天乱象的最大祸害,没有之一。
 
    今天乱象的表面问题是现代搏击人叫嚣太极拳不具备实战能力,但是太极人不认同此说法。
 
    而本质问题其实存在已久,既太极拳已然被渲染成了一种好像能藐杀天地的神功,褡手不是蹦跳就是飞,更有甚者不需接触就实现了蹦跳飞,而现代体育搏击赛场上却又见不到任何太极拳的踪影,美其名曰受规则限制,太极拳内功出手可能非死既残,不能轻易使用,此处请允许小编点点点代替…….,你懂的 !
 
    神话故事被当成现实了,伟大的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燃,而徐晓冬痞子就是点燃太极拳神话大火的那根小火柴。小编并非认同徐的行为,火柴擦燃了,灭火的时候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一根火柴可以燃得那么旺。太极拳所承载的精神与思想不正是告诉我们事物有阴有阳么?
 
    而太极拳为什么被神化了?
 
    其罪魁祸首则是一些文人们。
 
    当然太极拳能有今天的繁荣,文人在其中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但今天主是要分析乱象问题的原因,因此文人在太极拳发展历史中正面的作用咱今天不谈,只聊聊其中产生的负面效应。
 
    首先,文人们浪漫的精神世界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有能力用尽各种文学化手法将那些浪漫化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尤其是对于气或内劲这类看不见摸不着又难以言表的概念,被一些半桶水文人们描绘得出神入化,而且缺乏真正的对抗性训练,套路动作的用法要么师兄弟之间套招比划一下,要么就是在大脑里把对手傻瓜化用想象力进行实战训练,殊不知搏击一半打的是临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而对于一些武术大师们的理论文章,文人们也是充分发挥着其智慧各种阐释,而忽略武术前辈们留下的武学理论,都是在其功成时的体悟感受与总结,限于时代特点,真正如何实现练出那些体会却鲜有系统的文字介绍,如此之下,文人们却也能心安理得地云云亦云地讲述着自己的功夫故事。
    
    比如《太极拳论》是各家太极拳都能认同的太极拳理论精华,展现着太极拳技击的最高艺术与境界,可是整篇有提到半个字要具体地怎么系统化练习从而实现那种艺术的境界么?
 
    又有几人真正把那种太极拳艺术般的技击思想练到了身上呢?
    
    当文人们借用《太极拳论》里的技击思想讲述太极拳神话般的故事时,自己是真的懂得了那些技击思想是依靠什么而实现的么?
    
    又有多少传承下来的太极拳理论感悟是通过刻苦的训练而真实感受到了的?
      
    还是只是跟据对《太极拳论》里的精神思想结合道教里的一些练丹术名词或者其他的文化元素想象的呢?
 
    这一切只有文人们能做到。
 
    而今天将太极拳神化的乱象根源则出于此。
 
    其次,因为文人们受传统礼制观念影响,不仅乐于配合所谓大师们的神功,还特有文化地用各种修辞文学化方法来介绍“大师”们功力是如此那般的出神入化,而文人们把“前辈武学大神们”出神入化的故事传承下来后,后辈们拿着不再是当故事看,而是当成学习练习太极拳的理论指导了。
 
    因此,现在所传说的很多前辈大师功夫如何神奇,极少数也许是真实的,大多数只是一些被文人们文学手法修饰过的故事吧了。
 
    就看今天网络上各种大神们的神功展示千奇百怪,各种蹦蹦跳跳还没碰到就飞了,却仍然有那么多人在深信着,难道放在几十年前上百年前会有很大的差别么?就是个数量的差别而已吧。
 
    如果今天没有视频的记录,阎芳不用一百年就一定是武术界神一般的存在了,而且是无法被反驳的,毕竟徒弟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证明师父做不到是吧?
 
    而今天那么多传说中的武学前辈大师是否就是曾经的阎芳大神呢?
 
    没有正式的搏击比赛,怎么断定一位武术家的实战搏击功夫水平的?目前来讲主要还是靠弟子们一代代讲述着前辈们的传说故事。
 
    一次次偶然的出手,或者私下的切磋,那些故事基本上也就是建立在此之上。
 
    至于故事的文学化程度多少,今天很难辨别了,毕竟时代变了,如今不可想象的事情,也许当年是真的是可能实现的。
 
    但也相信极少数是真实的,尤其是对于私下的切磋。
 
    想象一下,就在今天,有一定名气或地位的拳师有几个是会较真地私下切磋而愿意公开的?摸劲能摸出劲道的高低,但是实战是一个受综合因素决定的运动,摸一下真的能判定出实战能力的水平强弱么?咱们推崇武德,但是也要务实地把德与实战水平区别开来对待。
 
    今天网络上最热的武术名家切磋视频之一莫过于吴式太极拳吴公仪先生与白鹤拳陈克夫先生于澳门举行的公开比赛。看过视频的朋友们想象一下,曾经冷兵器时代的实战真的是那样的么?并非对前辈的不尊敬,很多人都打过架或者见过打架吧?有看出两位武术大师的较量哪里比咱们普通人的战斗更出神入化了么?
 
    可既使是今天,我们看着视频,有很多人在说着两位的步伐是多么地灵活,出拳速度与角度是多么地迅猛与刁钻,如果没有视频,文字的描述会是什么样?
 
    那场世纪较量一定也会被无限地神化了,而这一切只有文人可以做得到。
 
    第二段视频是陈式太极大师陈小旺先生与台湾孙式太极形意八卦掌大师廖白先生偶然的交流(并非刻意约吧),视频里的胜负咱不论,想象一下,真在擂台上较量两位大师谁能胜?小编感觉从心态上的狠劲廖可能略占优,技术上陈明显更胜一筹。至于放到擂台赛场上谁能胜出,却是无法单从心理素质或技术的单一指标上绝对断定的,这么说认可吧?
 
    而网上对此视频的说法各种各样都有,要么只是站在自己的归属说话,要么只是在自己的视野与角度说话,无可厚非。而如果没有视频记录,是否也会被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讲述着大师们如何出神入化地展现内功及身手法呢?
 
    小编并非否认两位当代太极拳界大家的真实功夫,但小编实在没看出有何出神入化之处,至少还达不到需要用文学的手法来讲述的境界。
 
    今天是如此,用各种套招或讲手展示着功夫是多么地强悍,几十年前会不会其实也是这样的呢?小编相信极少数前辈大师的功夫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的,大多数传奇故事里的80%文字描述也是真实的,但正是那些关键的20%部份却是被文学化了,这一切的功劳则是那些文人们。
 
    就像今天很多公知们在网络上推崇民主的美好,在今天利益交错的社会里,谁都能BB的网络化环境下,各种武学大神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神功,这到底是武术的繁荣,还是乱象呢?
 
    用太极的阴阳精神来看,尤其是在今天导弹核武器的技术时代是无法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的,任何一个行业,目的与利益的不同,行业也会被分成各种层级,而不管高级还是低俗,存在即是需求。
 
    而我们要怎样把今天这个时代的太极拳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向大家介绍推广呢?
 
    我们能不能务实地接受如果不经过类似散打运动员那样刻苦的对抗训练,太极拳的确是难已走向擂台进行实战比赛的呢?
 
    我们怎么务实地把太极拳在今天的社会里定位呢?
 
    怎么样客观地建设一个适合今天社会环境下的太极拳发展生态系统呢?
 
    怎样可以把太极拳的那些优势点融入进现代搏击里呢?
 
    也许这真的很值得今天咱们文化太极人思考。
 
    原创帅八叔
 
 
 
 
 
 
 
 
  分享道
上一篇:【水韵随笔】“厚德载物“究竟是哪几德?
下一篇:【水韵论道】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网站QQ
          新安江水韵太极工作室  站长:水韵太极独孤侠  
       建站时间:2001-9-19(原欢乐太极岛) 公网安备案:33018202000266号